> 业界 >

把边疆人民的心声带到北京——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普玉忠

时间:2022-10-11 09:30:06       来源:云南日报

代表感言,随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人防、技防、物防的完善,我们边境村寨发展的条件越来越好,边民富、边境美、边防固的愿景已成为现实。被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对我而言是荣誉,更是责任,我将把边疆人民的心声带到北京,把党中央的关心关怀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一如既往做好巡边守边工作的同时,我将带领村民发展好橡胶、木薯、黑姜、生猪等种植养殖产业,不辜负大家的信任。隔界村,隶属于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水河镇金水河村委会,因与越南隔河相望而得名。今年7月,一个喜讯传遍了这个抵边的哈尼族寨子,村党支部书记普玉忠被选为云南省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我倍感荣幸,将认真履行好党代表职责,积极建言献策,把边疆人民的心声带到北京,把党中央的关心关怀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普玉忠说。

作为村里唯一的界碑外事界务员,自2007年以来,护碑、巡边就成了普玉忠最为重要的工作。15年间,他用脚步反复丈量着60号至63号界碑间13公里的边境线,饿了就吃随身携带的冷饭,困了就在边境线上睡一下,用心血和汗水走了4000多公里的巡逻路程,默默诠释着为国守门、强边有我的家国情怀。

“界碑就在家门口,身后就是我们的家园,为国守门、戍边固防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与光荣。”为守护好边境,普玉忠把家安在了62号界碑附近。每天早晨,当雄壮的国歌声在这个宁静祥和的边境村庄响起时,总会看见他在界碑周围打扫卫生,细心将界碑抹洗干净、涂上鲜亮的红漆。

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也打破了隔界村的平静。接到疫情防控指令后,普玉忠立即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和党员大会统一思想、安排工作。60余名党员和群众组成疫情防控工作组,划分4个小组在村庄进出路口处设置2个“堵卡点”,在通往越南的便道处设置1个疫情封控点。

“把本村的人严管起来,把市场封控起来,把红白喜事规范起来……”普玉忠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各项工作,组织党员带领村民巡查边界,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不间断地以中越双语播放疫情防控知识,村头寨脚、田间地头不留死角,做到家喻户晓。

谁也想象不到,马不停蹄工作的普玉忠彼时却承受着接连失去至亲的悲痛。就在春节前,刚办完岳母丧事的第二天,普玉忠唯一的儿子遭遇车祸不幸离世,留下两个还在上学的孙子。但眼含热泪的普玉忠依旧挺身而出,简办丧事后就带领村民投身战疫一线。

“家事小,国事大,老百姓的健康安全最重要。”在普玉忠的率先垂范下,隔界村党员群众迅速拧成了一股绳,严格管控人员,全面防范疫情输入、堵塞偷越国界等,筑牢了边境一线的“战疫”堡垒。2020年,普玉忠先后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沿边境线一路向前,隔界村楼房林立,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道路两旁的橡胶、杉木、甘蔗、木薯、黑姜等经济作物长势喜人,边陲山寨村美民富的景象映入眼帘。当地人都说,村里能有如此好光景,全凭一心为公的普支书。

一直以来,受制于落后的基础设施,隔界村经济发展底子薄弱。为改变这一状况,普玉忠从产业入手,通过考察、试验,发现西贡蕉适合当地种植,产值也很可观。为了在全村推广,他带头种植,并组织起了本村第一批西贡蕉种植户。获得成功后,村民们纷纷主动参与进来,种植最多时超过了千亩,也让隔界村村民人均收入实现了翻番。

但几年之后,由于香蕉巴拿马病开始蔓延,西贡蕉产量逐步下降,产值逐年下滑,为了让村民实现产业转型,普玉忠又将目光放到了甘蔗、木薯、黑姜等经济作物上。通过带头示范种植、协调技术专家到村讲解培训,新产业顺利在全村推广开来。如今,全村种植木薯、黑姜等经济作物2000余亩,逐渐形成规模,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

“只要别人需要帮助,普支书都会尽力去做。担心我们不相信,每次引进新产业他都带头试种试养,几年来我们不断发展新产业,学习新技术,生活一天比一天红火。”隔界村脱贫户高平说。

“产业起来了,大家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过,现在我们正规划统一住房风貌、开凿河渠、打造景观,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巡边间隙,站在中越边境南列河畔的普玉忠说起了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党和人民相信我,我就要脚踏实地地去干,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我们的边疆更稳固、更富饶、更美丽。”

标签: 开凿河渠 隔界村经济 边境村寨发展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 隔界村脱贫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