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界 >

滇池绿道环草海段“朝云桥”开工 预计计划2022年底完工

时间:2022-08-30 08:47:03       来源:昆明日报

随着滇池绿道环草海段剩余工程的快速推进,在大观河上新建的桥梁通过审批,命名为“朝云桥”。工程现已开工,计划2022年底完工。届时,滇池绿道环草海段北片区与东片区段的慢行系统将通过该桥串联,实现闭合。

位于大观河河道上

毗邻大观公园东侧

滇池绿道环草海段全长23公里,已于4月30日前实现基本贯通。按照规划设计,在此次环草海绿道建设中,大观河将新建一座桥梁,连通滇池绿道环草海段北片区与东片区,方便市民出行。

由于该桥位于大观河上,是昆明重要的景观节点,经过专家多轮研究审定,近期确定了新桥的规划建设方案。

新建桥位于大观河河道上,河道宽度30米,桥位与河道夹角约65°,桥梁毗邻大观公园景区东侧、二环南路、庾园路、云南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桥梁长约86米,宽约21米。其中,15米宽为主桥,为电瓶车道、自行车道、步行道。主桥两侧设置3米宽的人行拱桥及梯道。

桥名“朝云”

取自大观楼长联

据介绍,此次滇池绿道环草海段在大观河上建的新桥,命名为“朝云桥”。设计灵感源于云与大观楼及滇池之间构成的曼妙景色。“朝云”二字取自大观楼长联中的“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提取中国传统拱桥形态,巧借流云为设计灵感,通过写意设计营造曲线优美,简洁轻盈的桥体,将其隐于自然,有机融入大观楼与滇池整体环境。

桥梁采用现代钢材料,刷仿木漆,提升桥梁强度的同时又营造“木”的古典氛围,体现两者结合的结构之美。桥身由下而上,取意斗拱形态,层层出挑,形成立体而又整体的桥梁形态。

设计师将桥梁定位成景观的一部分。除了桥梁自身是一个景观外,更重要的是,桥梁需要与滨水空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参与到滨水活动的整体打造当中。为此,设计了两侧联系滨水空间的步行拱桥,供游客驻足体验,同时桥下设置观赏、休憩活动空间。

新桥建成后,将成为城市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以及滇池绿道景观地标,市民也将通过此桥,尽享滇池之滨绿色、低碳、健康的美好生活。

※新闻背景

137公里的滇池绿道已贯通37公里

滇池绿道规划总长度约为137公里,离湖岸线距离约250米,按25米总体宽度建设。4月30日,长约37公里的滇池绿道环草海段和海埂公园至三个半岛段,率先实现基本贯通。

环草海段全长23公里。其中,草海北片区环湖路段建设步行骑行综合道15.1公里,实现机动车和步行骑行道分离;观景路和湖滨西路段,因地制宜确定步行道和骑行道线型,步行道利用滇池大坝现状慢行道路确定,骑行道通过对市政道路断面划线再分配,建设骑行道5.4公里;高海高速桥下空间段,建设步行骑行综合道2.5公里。

海埂公园、海洪湿地段全长4.3公里,利用望海路和湖滨路作为固化岸线的物理屏障,对原公园与湿地内部道路路面进行修补提升,实现慢行功能。

三个半岛段全长9.8公里,沿滇池一级保护区范围线外围建设步行骑行综合道。考虑到绿道周边的绿化景观,三个半岛段按照“绿美昆明,先绿再美”的总体提升思路,成熟一个打造一个,与周边环境文化融合,形成特色景区。

“滇池绿道的三大功能定位为环湖生态屏障、城市山水景廊、文化休闲长廊,体现生态野趣、文化艺术、智慧便捷的特点。”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李航介绍,滇池绿道规划,秉承以道守界、协同治理,安全第一、生态优先,因地制宜、连续贯通,景观添彩、文化点睛四大原则,未来将建设成为“高原明珠”滇池的最美绿色翡翠项链。

标签: 环草海段 海埂公园 海洪湿地段 生态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