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界 >

【关注】滇池金线鲃繁殖环境宜为黑暗的隐蔽场所

时间:2022-08-02 09:52:37       来源:都市时报

滇池金线鲃繁殖环境

宜为黑暗的隐蔽场所

滇池金线鲃属营半穴居生活鱼类,需要在溶洞或地下泉水出口处进行繁殖,环境宜为黑暗的隐蔽场所。

受生态破坏和水体污染影响,栖息环境已退缩到龙潭、涌泉、溶洞等区域,有种群退化的风险。

关键栖息地的选择,首选仍然残存分布滇池金线鲃且为其繁殖所必需的涌泉鱼洞,重点关注涌泉鱼洞、洄游通道及隐蔽空间等关键栖息地的修复与周边环境的系统修复。

即日起至8月29日,昆明市地方标准《滇池鱼类滇池金线鲃栖息地修复》(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修复标准》)、《滇池鱼类滇池金线鲃栖息地修复》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编制说明》)公开征求意见。《修复标准》拟提出,重点关注涌泉鱼洞、洄游通道及隐蔽空间等关键栖息地的修复与周边环境的系统修复。

当前金线鲃未能在湖体形成

自然野生种群

《编制说明》指出,滇池金线鲃是滇池特有鱼类的代表种和指示物种,也是上世纪50年代前滇池的主要经济鱼种,但受多种人为因素影响,该鱼种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从湖体消失,仅在湖体周围和上游的少数龙潭中集群分布。1989年,该物种被列为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并于2008年被列入IUCN濒危动物保护红皮书,保护级别为濒危等级。

通过科技攻关,2007年,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珍稀特有鱼类保育研究基地”首次成功实现滇池金线鲃人工繁殖,有效避免了该种群的灭绝。为了恢复其野外种群,自2010年来,累计向滇池水体放流鱼苗200多万尾。

2018年9月到2021年8月,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每月在盘龙江霖雨桥开展定点连续监测。结果显示,盘龙江已形成稳定滇池金线鲃种群。但由于龙潭、暗河的洄游环境被阻断,天然产卵鱼洞数量不足等因素影响,滇池金线鲃至今未能在湖体形成自然野生种群。滇池金线鲃野生种群仅在上游与湖滨少量鱼洞残存,对于滇池金线鲃种质资源保育和滇池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极为不利。长此以往,滇池金线鲃野生种群有萎缩和消亡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对滇池金线鲃栖息地开展保护和修复工作。

目前,国家、行业有关于鱼类繁育、养殖、增殖放流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但缺乏针对珍稀土著鱼类栖息地保护的规范、标准或技术导则,云南省也无相关技术标准。

《修复标准》专门针对滇池特有种、生态环境指示种——滇池金线鲃而提出,用于指导滇池金线鲃栖息地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对帮助该鱼种逐步形成湖体野生种群并扩大种群规模具有重要意义。该标准的建立,也将为滇池其它土著鱼类栖息地修复提供参考。

《修复标准》编制,充分考虑滇池金线鲃栖息地的现存情况及其对栖息地的要求,对滇池金线鲃栖息地的评估、保护、修复、管理维护作具体技术说明,用于指导滇池金线鲃栖息地保护修复工作,以期改善和重建滇池金线鲃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帮助滇池金线鲃在湖体的自然种群逐步建立,丰富滇池生物多样性状况。

生存范围小

有种群退化风险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及相关研究机构对滇池金线鲃生活史与栖息特征的研究显示,涌泉鱼洞、洄游通道及隐蔽空间是滇池金线鲃的关键栖息地类型,对建立其自然野生种群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修复标准》拟提出,在做好相关保护的同时,开展针对性的修复与重塑,重点关注涌泉鱼洞、洄游通道及隐蔽空间等关键栖息地的修复与周边环境的系统修复。

滇池金线鲃是营半穴居生活的鱼类,历史上广泛分布于滇池及其附近水域,需要在溶洞或地下泉水出口处进行繁殖。受生态破坏和水体污染影响,滇池金线鲃栖息环境已退缩到周边龙潭、涌泉、溶洞等区域。所以,关键栖息地的选择,首选目前仍然残存分布滇池金线鲃且为其繁殖所必需的涌泉鱼洞。

滇池金线鲃在涌泉鱼洞产卵繁殖后,会通过与湖体、河流相连的通道、暗河等,到相对开放的水域活动和觅食,但目前滇池绝大部分有滇池金线鲃分布的龙潭、暗河的洄游环境,常年被人工阻断,滇池金线鲃仅能在涌泉鱼洞中很小的生境范围内生活,有种群退化的风险。因此,打通滇池金线鲃栖息的涌泉鱼洞与相对开放的溪流、河流及滇池水体洄游通道,是滇池金线鲃栖息地修复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滇池金线鲃产卵繁殖的环境宜为黑暗的隐蔽场所,若地下岩溶水天然出露至地表的区域原有溶洞、溶潭被破坏,会影响其栖息繁殖。所以,《修复标准》专门针对隐蔽空间的营造提出相关规定,以指导相关修复工作的实施。

鉴于滇池金线鲃目前在滇池栖息繁衍的现状,《修复标准》对滇池金线鲃产卵繁殖场——涌泉鱼洞水环境主要指标做出了特别规定。

涌泉鱼洞水环境的主要指标,是根据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多年基础研究、鱼洞水环境状况调查,以及参考滇池金线鲃栖息地水环境相关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设定的。

多元联动

建立共管保护机制

滇池金线鲃是滇池流域内的特有鱼种,其分布范围窄,研究人员少,科学认知并不充分。周边土著居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关于滇池金线鲃的相关经验和知识,特别是原有栖息环境的历史状况,非常需要当地社区居民提供相关信息。所以,滇池金线鲃的保护及栖息地的修复,不仅需要科研人员、政府管理部门的介入,也需要当地居民、社区提供传统知识和保护经验,从保护、设计、修复、管理等多个环节共同参与、共治共管。

为此,《修复标准》拟提出,吸收当地居民传统知识及保护经验,联合设计者、研究者及传统知识持有者等多方合作,创新管理模式,形成政府、管理部门、公众多元联动、共治共管共享的格局。

此外,滇池金线鲃目前残存的涌泉鱼洞被当地人称为“龙潭”,是朴素原始自然崇拜的延续,且几乎每一个“龙潭”周边都分布有一个寺庙,或“龙潭”直接位于寺庙内。宗教信仰为滇池金线鲃栖息繁殖的鱼洞,提供了很好的庇护和保护,也是滇池金线鲃还能在滇池周边鱼洞中残存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修复标准》拟提出,结合信仰等社会生态要素,建立社区共管保护机制。

滇池金线鲃

回归路

320万年前

滇池形成时,金线鲃出现。所以,人们也称金线鲃为“滇池古董”。

20世纪80年代末

滇池金线鲃遭遇历史以来最残酷的环境打击,曾经在滇池随时可见的金线鲃渐渐难觅其踪影,它们活在了老昆明人的记忆中。

1989年

国务院将金线鲃列为国家II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并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等级为濒危。

2003年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鱼类组,开始进行滇池金线鲃人工繁育研究。同时,研究所在晋宁下梁王村建立了一个40亩的海菜花恢复研究基地。

2007年

首次实现滇池金线鲃人工繁殖,繁殖出鱼苗1000余尾。

2008年

人工繁殖出滇池金线鲃鱼苗10余万尾。

2009年起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和云南省水产站,开始向滇池投放金线鲃鱼苗,每年投放约10万尾。

2021年

繁殖滇池金线鲃鱼苗20万尾。

标签: 海菜花恢复研究基地 滇池金线鲃人工繁殖 人工繁殖出滇池金线鲃鱼苗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