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上海助企政策落地落实,民企能否真正获益?

时间:2022-04-08 08:42:39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最近,记者注意到两则消息,一是广东民企期盼退税减税新政尽快落地,另一则是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郑钢淼以视频连线方式听取民企心声,推动上海助企政策落地落实,不难发现两者的共同之处,这就是期盼政策落实到位乃当下民营企业之所急,助推政策抵达企业乃各地工商联当下之要务。

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弹多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等诸多因素交织作用的背景下,民营企业生存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为此,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到国务院的具体部署,从中央各部委的实际举措到地方党政部门的新政出台,从近期的惠企纾困到各行业各领域的"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推进--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问题是,众多利好政策是否能落地?广大民企能否真正获益?

大把好政策,关键看落实。如何打通政策"最后一公里",无疑是民营企业心底的呼唤。

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一方面要做好民营经济人士的思想引领,开展好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发展信心,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动政策落地落实,以优质服务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我们看到,在好政策不断出台的情况下,民企依然喊"渴":有的企业希望政策制定者下沉基层,摸清企业经营现状,找准企业痛点;有的企业期待抓紧落实中央政策,减少审批环节,将减税退税尽快落实到位;还有的企业呼吁出台差异化的补贴和减免措施……

如何增强有效性,促进政策举措"对症下药",让民企有获得感?对于各地工商联来说,就大有文章可做了,这需要工商联干部具备硬功夫。

一是要有读懂企业的硬功夫。民营企业涉及到各行各业。每个行业有它不同的市场布局、投资取向、战略布局,产生的诉求和需求自然也不同。若了解企业只流于表面,甚至去都不去,怎么谈得上深入呢?更何谈知晓企业的诉求呢?读懂企业既要"身入",更要"心入",真正练就读懂企业的硬功夫。

二是要有读懂政策的硬功夫。与民营经济相关的政策涉及方方面面,有投资准入的、有营商环境的、有减税降费的、有货币金融的、有对外经贸的,从"国之大者"到各行各业,从法律法规到社会民生层面……政策之多,加之其不断调整变化,让企业自行梳理并非易事,如果各地工商联干部也"不求甚解",又怎么做好服务呢?近年来,各地工商联人才队伍不断优化,但知识体系、能力素质还存在短板,再加上人员有限、工作繁重,这就更加需要各地工商联干部在读懂政策上下功夫,深入研究政策内容,用好政策依据,破解工商联事业发展的难题,协调推动各方细化政策举措,当好政策"服务官"。

三是要有与党政部门沟通的硬功夫。应该说,这些年随着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工商联地位不断提升,作用不断凸显,但仍然需要各地工商联持续加强与党政部门包括职能部门的沟通。我们看到很多地方都建立了政企沟通机制,但机制是否常态化、是否确实解决问题,恐怕还要打个问号。

近日,广东小微企业留抵退税专项资金364.84亿元,第一时间100%直达市县基层,这背后正是工商联硬功夫的体现。要练就这些硬功夫,对地方工商联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有敏锐的政策嗅觉、不断更新的知识结构、不断改进的工作作风。如果不经常深入企业,如果对政策一知半解,如果缺乏与党政职能部门的良好沟通,各地工商联是当不好这个助手的。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工商联换届之年。各地工商联应在调查研究察实情上下更大功夫,在答疑解惑凝共识上下更大功夫,在助企纾困促发展上下更大功夫,引导民营经济走好"必由之路"、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作出积极贡献。

标签: 最后一公里 上海助企政策 工商联换届之年 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