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单身青年试图抓住春节尾巴 继续坚持寻找另一半

时间:2022-02-14 16:05:53       来源:广州日报

随着元宵节来临,在广州民政婚姻登记网上预约系统爆满的同时,还有一群单身青年试图通过抓住春节的“尾巴”,继续寻找着自己的另一半。

春节期间,相亲男女的故事总会引发共鸣和关注:在微博上,“妈妈给22岁女儿在家布置相亲角”“相亲大会上5女相100男”等相亲话题在今年春节期间登上热搜;而在多个互联网相亲平台上也同样开启了春节相亲。单身青年们回到老家,更是早早地被七大姑八大姨安排相亲,长辈们纷纷盼着后辈“早日带个人回家”。

他们之中,有人将寻找“真爱”寄托于相亲之上,有人是想通过相亲“练练手”,也有人希望在相亲中“认识自我”,而他们相亲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显而易见的是,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间点,回到家乡的都市人对于相亲的主动性会明显高于往日,某相亲平台的工作人员介绍:“相比平时,春节期间的用户注册量和活跃度高出不少。”

近日,记者和不同年龄段的相亲男女聊了聊他们的春节相亲经历。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程依伦(除署名外)

数据:单身青年有多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其中“一人户”家庭便超过1.25亿,其中绝大多数是以单身青年群体为主。

根据比达咨询今年初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互联网婚恋交友用户规模呈增长态势,12月份突破3000万人;2021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达到72.0亿元,同比增长11.6%,预计2022年仍将基本保持2021年的增速,市场规模将达到80.5亿元。

“夹娃娃”需要运气:“失败”50次的他仍充满向往

从2020年正式创办“单身青年自救平台”至今,李二狗已拥有了将近300万的用户,该相亲平台上的单身青年多来自于广州和深圳,也有一部分来自于上海、北京、武汉等地。短短两年多的时间,用户数量实现如此量级的增长,由此可见都市青年们的脱单需求非常迫切。

根据平台需求,用户需如实将自己的年龄、身高、学历、工作单位列在个人主页上,同时还需写上家庭背景、情感经历、兴趣爱好以及择偶标准等,有人动辄写了两千字长文,有人则只写了寥寥数字;有人刚注册一周就顺利脱单,有人注册了两年却未觅真爱。

用户黄先生就是后者。自2020年注册该相亲平台至今,黄先生累计已在平台上发出过400多次申请,并累计收到100多次申请,仅线下见面人数就已达到了50人。“平时工作忙,加上周末加班,最多一个星期只能见一个女生;今年春节假期我没回老家,比较有空,于是我可以集中时间来开展相亲。”黄先生向记者透露,今年春节期间他总共见了五六名女生。“很遗憾的是,大家经过前期的聊天,又约出来吃过一顿饭之后,就会发现对方不适合自己,便不会再有下文。”

在相亲平台上,黄先生的个人资料其实也挺优秀:211本科毕业,有过留学经历,如今从事算法工程师工作,家中没有养老压力,性格开朗阳光。对于理想的另一半,他的要求也不算太苛刻:“年龄限制在与自己上下4岁左右,外貌端正、看着舒服就好;性格不需要太乖巧,善于沟通即可……”但即便如此,黄先生也依然难觅真爱。今年春节期间他曾相亲遇到一个医学专业的女博士生,对方的外形、谈吐等都让他眼前一亮,“但最后可能人家觉得我没有达到她的预期,一顿饭后也不了了之。”

黄先生分析,自己的不足可能是在外形方面,他形容自己是“被身高封印的有趣灵魂”,“除此之外,还有心态方面的问题,前期我相亲可能会有点期待过高,一旦对方表现得没有那么热情,就会互相否定;到现在已经学会了把心态摆正。”

尽管已经“失败”了50次,但黄先生对理想的爱情和婚姻依然充满向往,“我相信相亲需要一点运气。相亲就像是夹娃娃,透过机器,你可以看到很多可爱的娃娃,你需要投币去夹,但是能不能夹到就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有人可能很幸运或者很有技巧,可以立马夹到心仪的娃娃;有的人可能缺乏运气一直夹不到;还有的人可能夹到了,却发现那不是自己喜欢的娃娃。”

黄先生表示,每次和女生约会他都会选择主动买单。对此他也不以为意,他觉得如果因为不舍得这些支出而错过心仪的女生,那才是得不偿失的。

“见面如博弈”:女生更青睐线下见面,男生更青睐线上聊天

对于相亲这种形式,历来也存在争议,像黄先生这样的单身青年,会将相亲视为寻找爱情的快速通道;但也有人将相亲视为物质至上的“交易”,将双方视为明码实价的“商品”——这使得相亲像极了一场“博弈”。

黄先生此前曾在平台上遇到一位女生,对方在黄先生申请通过后,便提出了一系列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如工资、房产、车辆、父母职业等,并称“我是奔着结婚去的,知道了这些信息之后才知道适不适合。”对此,黄先生很困惑,他感觉自己的私人信息在对方看来仿佛是一张“商品信息说明书”。

类似的情况,在“春节相亲经历”的话题里更是数不胜数,有人开展物质条件的博弈,有人则是开展心理方面的博弈,各种“奇葩行为”屡见不鲜。

小原向记者讲述了她在今年春节期间的一次“奇葩经历”:她认识一个男生,对方防备心重,聊天时始终对她爱答不理。对方提出可否看小原的更多照片,小原表示“不如线下见面”后,对方却久久不回复,临到晚上才提出“要不先视频一下”。“我可以理解对方担心我‘照骗’的心情,或者他担心线下见面成本高,但一开始就如此防备,着实令人心寒。”小原说。

李二狗通过平台上的真实用户画像数据,也发现了一些婚恋市场上的微妙现象。“婚恋市场上尤其是北上广深地区,往往是男少女多,且这些女孩多是高学历、高收入群体。而在线上平台,男生往往比女生更加主动。”

李二狗告诉记者,每次平台举办的线下活动,女生名额总是“秒光”,而男生名额却经常有空缺。“这说明男生更喜欢线上聊天,女生则倾向于线下见面,可能觉得见面更靠谱。”

“网络相亲就是如此,想要真的找到对象,就得心态放平稳,观察观察再观察,并尊重个体差异。”李二狗说。

相比于“80后”“90后”采用的传统相亲方式,如今逐渐进入到相亲市场的“00后”则采取“迂回”战术,他们倾向于通过玩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方式来进行相亲。19岁的阿紫长期驻扎在广州某线下剧本杀交友群里,每当群里有小伙伴张罗玩剧本杀,阿紫便会主动报名。“在游戏中因为过程刺激,荷尔蒙会飙升;另一方面,由于害怕,大家会抱团取暖;并且在游戏中也可以观察到对方的反应速度、性格特点等。如果有交友的意愿,过后就可以互加微信,约着下一次继续玩,慢慢就可以感情升温了。”

“开盲盒”不确定性多:做好准备方能把握住机会

线上相亲往往可以充分地通过资料描述展现自我特点,并对另一方进行基本了解;但若是采取线下相亲,其过程就类似于“拆盲盒”了。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被分到的是哪一个盲盒。”在广州工作的湖北女孩苗苗说。苗苗今年27岁,毕业于省内某211高校。通过五年的努力,她在广州购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小房子,“安家”之后的她也开始期待能有一段“安心”的恋爱关系。

苗苗此前谈过几段恋爱,但都由于各种原因最终分手。近两年春节,她便想通过亲友介绍的方式参加线下相亲,总共参加过四次,“但想不到的是一次比一次离谱,最终我彻底放弃了这个路径。”苗苗哭笑不得地说。

其中一位男士由苗苗的小姨介绍,比苗苗大8岁,外形尚可,事业有成,但工作地点却在省外。抱着礼貌的态度,苗苗和对方见过一次面之后还保持了一段时间联系。但她很快发现不对劲:“对方很强势,不仅单方面认定我是他女朋友,还开始对我的朋友圈内容进行‘规范’化指点。”最终,苗苗被“吓退”;另一位男士由苗苗的朋友介绍,对方是广州本地人,与苗苗同龄,家境富裕,但尚未参加工作,“他家人希望他先成家,顺便计划着明年让他前往国外留学;但是我有工作,总不能刚在一起就异地恋两年吧?”苗苗考虑许久后选择了拒绝。

苗苗坦言,经历了这么多,如今她不打算寄希望于相亲,她开始研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尝试通过工作或兴趣去寻找志同道合的人,“我觉得做好准备很重要。相爱容易相处难,这样等爱情再次降临时我才可以把握住。”

“线下相亲这种模式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来自黑龙江的1993年男生阿伟表示,今年春节父母为他介绍了一位女孩。“但对方表示暂时不方便见面。我为了向父母交差,只好每天在手机上尬聊,似乎对方也不太来电。”

1998年出生的网友皮皮告诉记者,在他所在的小镇上,由于圈子小,亲友们组织的相亲局就接近于一场“中小学校友局”。“我姑给我介绍的女孩是我的高中同班同学,我妈给我介绍的则是我的初中同学……”今年春节期间,皮皮参加了一场由父母组织的相亲,“虽然我挺喜欢那个女孩,她似乎对我也有好感,但她却很抵触这种相亲方式。”在皮皮看来,相亲的形式不重要,但感情一定要双向奔赴。

标签: 民政婚姻 预约系统 相亲男女 相亲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