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链 >

澄江:“1+2+N”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时间:2022-04-25 13:56:01       来源:玉溪日报

澄江市公安局海口派出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2021年以来,创新推出“1+2+N”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整合社会群防群治力量,落细做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质增效。今年以来,辖区警情同比下降10.7%,其中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29.2%,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25.4%。

搭建三级网格治安防控出新招

海口派出所依托“多网合一”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按照“界限清晰、任务适当、责任明确、便于服务”的原则,将每个村(社区)细分为三级网格,构建“1+2+N”网格组织管理体系,即1名民警担任一级网格长,2名辅警担任二级网格员,治保主任、村组干部、治安积极分子等“N”名人员组成三级网格员。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夯实警务基础,实现了“联系无缝隙、管理无盲点、安全无隐患、和谐有保障”目标。

“喂,李警官,我是矣马谷村的网格员,村里的精神病患者施某某疑似发病,担心有危险,我们先去,请你们尽快过来。”2月12日,矣马谷村网格员一边打电话向海口派出所报告,一边组织相关人员赶往现场进行先期处置。因报告及时,海口派出所民警和镇政府工作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多方协同很快就稳定了患者情绪,并配合家属顺利将患者送医治疗,有效避免了危险情况的发生。

排查不留空白提升信息预警能力

海口派出所着力提高矛盾纠纷预防的主动性和科学性,要求各级网格员深入居民小区、景区、宾馆酒店、建筑工地等矛盾纠纷易发场所,全面摸排矛盾纠纷。同时,民警主动到综治、信访、司法等部门收集信息,及时了解掌握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逐一建立分类台账,分析研判问题症结,对存在的隐患和未调处的矛盾纠纷提出预警分析,制定解决策略,做到超前预警、主动防范。

“你们很用心,为我解决了多年的难题,真的谢谢了。”2月9日,村民李某某紧握着民警的双手不停地道谢。原来,海口镇永和村的李某某和毕某某两家因地界划分多次发生矛盾,关系一直不和。自“1+2+N”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行以来,通过网格化排查预警和动态分析,海口派出所与永和村委会开展联合“会诊”,民警认真摆事实、讲道理,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并立桩为界,彻底消除了隐患。

紧盯隐患苗头纠纷化解在基层

网格员认真开展现场化解工作,系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第一颗扣子”。对于现场调解不成功的纠纷,采取多方介入、综合协调、讲理说法、情理疏导、救济帮扶等多种调解方式,建立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多元化联调联处工作机制,强化“公调对接”“访调对接”“诉调对接”,推动纠纷警情分流、矛盾多元化解,提高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今年以来,各级网格员调处多次报警、长期积压矛盾纠纷20余起,有效避免了矛盾升级,减少了警情数量。

3月14日,海关社区治保主任贾刘春向派出所报告:“矣渡村的王某某和贾某某因排水沟问题多次争吵,今天我与村民小组长一起开展上门调解,劝导两家从维护邻里和谐关系的角度彼此谦让,找到双方的利益平衡点,现已达成和解。”

社区民警万宝文表示,有些邻里纠纷看似虽小,但是小矛盾如果解决不好,很容易激化,所以要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严防“小隐患”发展成“大事故”。

强化法治教育筑牢安全防火墙

对已调解的纠纷,调处人员通过电话回访、专门走访等方式,对协议落实有困难的,及时问明原因,跟进制定解决对策;对多次沟通,但当事人仍拒不履行协议的,引导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做好回访工作的同时,坚持“以防为主,调防结合”,定期开展法治宣传,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反映问题,增强群众遵纪守法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今年集中开展宣传活动9次,上法治公开课5次,发放宣传资料54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180余次,受教育群众达6300余人。

“以往都是群众有事找派出所,现在是警察主动走村入户找群众,大街小巷随处可看见他们的身影,海口的治安越来越好了,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海口村村民李会英说。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海口派出所自推出“1+2+N”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以来,共发展三个层级网格员172人,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8起,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工作目标,有效维护了辖区社会稳定,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增强。

标签: 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澄江市公安局 海口派出所 枫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