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 >

为中国月季插上种业芯片翅膀 晋宁区花卉产业发展纪实

时间:2022-05-26 09:32:36       来源:春城晚报

全国10枝鲜切花7枝产自云南,云南10枝鲜切花7枝产自晋宁。去年,晋宁区的鲜切花产量达到50亿枝,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发展产业的同时,晋宁区找准自身薄弱环节,把解决卡脖子的种苗研发、产业转型升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作为产业补链强链工作来抓,力争通过5年努力实现“双百亿”的目标,把晋宁建设成为全国花卉产业的新标杆。

为中国月季插上种业“芯片”的翅膀

晋宁区宝峰街道的一处田地里,花卉种植大棚一个挨着一个,整齐地排列着。中年男子蒋俊文正在种植大棚里查看玫瑰生长情况。

蒋俊文从2013年开始种植花卉,经过多年打拼,有了一定规模,并成立了蒋俊文花卉苗圃种植基地。这两年开始种植玫瑰,共承包了200亩土地,其中150亩采用传统的土培方式、50亩于去年4月改为高标准大棚和基质无土栽培。

50亩大棚里种植了粉红雪山、蜜桃雪山、高原红、紫霞仙子等5个玫瑰品种。蒋俊文说:“今天采摘了大概1.2万枝玫瑰花,算是比较少的了。‘5·20’前那几天,每天采摘有四五万枝。”这么多的鲜切花,他都是通过与鲜花电商平台、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等合作进行销售。由于这几个品种的专利都不是他的,他在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每拍卖出一枝鲜花,都要支付一定的专利费。

种苗问题,不只是蒋俊文面临的难题,晋宁很多花卉种植户、种植企业也同样面临这个卡脖子难题。晋宁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普俊豪说:“全区一年需要的花卉种苗大概在3.8亿株,但是晋宁本地只有8家种苗生产商,通过扦插、组培的方式只能解决6000万株,缺口在3.2亿株左右。”晋宁有200多家花卉企业,但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申请过新品种专利。

为了解决这个卡脖子难题,晋宁区积极引进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云南省花卉技术培训推广中心、张福锁院士“云南晋宁花卉科技小院”、高俊平专家工作站等众多科研单位和科技企业,为晋宁花卉品种升级迭代提供技术支撑,为晋宁花卉产业占据产业链制高点增强内力。

在清水河村,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李淑斌博士发起成立了新型社会企业云南艾蔷薇园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蔷薇公司”)。该公司自2015年12月成立以来,已收集国内外月季种质资源2000余份,其中包括60个中国古老月季品种,已具备每年优选3至5个优异月季新品种的能力。通过实施人才战略,艾蔷薇公司培养了以20名研究生和大学毕业生为骨干的研发团队,在月季资源评价、新品种选育、月季景观应用以及环保栽培技术集成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通过6年的发展,艾蔷薇公司已成长为云南花卉种业创新的重要力量,种子种苗年销售额近1000万元。他们的努力方向,就是以振兴花卉种业为己任,聚焦蔷薇属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以发掘自主知识产权优良基因为奋斗目标,为中国月季插上种业“芯片”的翅膀。

基质无土栽培技术大大提高花卉产量

日前,记者来到云天化集团的矿山覆土植被区。在这里,云南云天化花匠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花匠铺公司”)正在进行一个大胆的创新——把需要复垦的矿山变成绿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花卉示范项目,改变既往纯投入方式,探索可持续、有效益的矿山修复模式,同时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山头上,花匠铺公司已经高标准建了600多亩设施农业温室大棚,还有近400亩大棚正在建设中。“这是智能一体化控制的温室大棚。”花匠铺公司综合管理部副部长王博说,“大棚的遮阳网、加温系统、环控装置会根据玫瑰生长需求,自动调整棚内温度。另外,花卉种植采用基质无土栽培,基质装在基槽里,由支架抬高于地面。基质槽里铺着水肥一体化系统,为花卉提供水分和营养。而自主研发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做到了零排放、零污染,可以有效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

现代化的基质无土栽培与传统的土栽相比,可以大大提高花卉产量和质量。王博说,用传统种植方式,亩均产量在6万至7万枝,而通过现代化基质无土栽培可亩产14万枝左右,玫瑰的品级提升幅度也很大。目前,云天化集团进军现代农业的核心,就是以工业化的思维赋能农业产业的绿色发展,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基质无土栽培是探索矿山复垦及绿色发展的典型案例,也是可复制、可推广的一种花卉种植模式。

经过30余年的努力,晋宁花卉产业迅猛发展。晋宁区是云南省花卉产业布局重点县,2018年获评云南省特色农产品(花卉)优势区,2019年以来连续2次入选云南省“一县一业”花卉产业示范县,连续3年被列为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云南花卉产业项目建设区。到2021年,晋宁区花卉种植面积达6.1万亩。

一直以来,晋宁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滇池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而晋宁位于滇池南岸,普俊豪说,“在生产设施建设上,推广使用节能环保并与花卉生产相匹配的高标准生产设施、加温设施、水肥设施;在花卉生产上,着力推广水肥一体化、肥水循环利用技术等,打好生态绿色牌。”晋宁区出台政策,对升级传统花卉种植大棚的花卉企业、种植户给予一定补助。

在集成示范上,晋宁区完成了1404.5亩绿色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完成乌龙村1000亩仿肾处理系统绿色技术示范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推广应用花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5.03万亩、“水肥一体化”和灌溉水循环利用技术10091.47亩。通过绿色化种植提升改造,灌溉用水亩均节约幅度达58.33%,肥料施用降幅达33.33%。

初步统计,与传统土栽模式相比,鲜切花高标准设施栽培亩均产量从3万至5万枝提高到了10万至15万枝,优质花比例从30%左右提高到了70%左右,亩均产值由3万至5万元提高到了10万至20万元。

普俊豪说,下一步,晋宁区将逐步推进传统土栽模式向高标准设施栽培转变,推广使用基质栽培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整个产业转型升级改造,对于晋宁区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力争5年内实现“双百亿”目标

四季春常在,月月“花事”好。一花一世界,云花看晋宁。

晋宁区已经形成了以宝峰街道为核心区,昆阳街道、上蒜镇为集中区,以玫瑰为主,康乃馨、非洲菊、百合和绣球花为辅的发展格局。一大批经过市场洗礼的优质花卉品牌脱颖而出,晋宁区已成为中国鲜切花生产第一县,花卉产品远销国内外,花卉大产业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晋宁区还着眼形势发展,致力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升花卉产业大军职业素质。近年来,该区共培训各类人员2万余人次,举办花卉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后处理、市场营销培训班1200多期。在专业人才队伍的带领和推动下,晋宁花卉产业成为品种最全、农户参与最广、科技支撑最强、群众基础最好、市场前景最佳的“美丽产业”。2019年以来,晋宁区通过花卉产业项目建设,带动2.2万余户、5.5万余人从事花卉产业,花卉专业合作社由91个增加到102个,花卉企业由193家增加到226家。超半数农村家庭靠种植鲜花脱贫致富。

下一步,晋宁区还要提升初加工水平,花卉产业要向精细化、深加工迈进,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如精油、花茶、永生花,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晋宁区力争通过5年提升改造,建设全球知名优质鲜花产区,推动产业链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建设全球主要鲜花交易中心,推动市场从产地型向国际化转变;建设中国最佳花卉旅游目的地,推进一二三产从分割向融合转变。实现晋宁花卉产业农业产值达100亿元、加工产值达120亿元,形成“双百亿”产值花卉产业。

巩固中国鲜切花生产第一县,确保创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力争创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为全国花卉产业新标杆。

标签: 晋宁区花卉产业 芯片翅膀 中国月季 种植鲜花脱贫致富 花卉大产业发展格局 双百亿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