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产 >

公共空间藏着多重“民生密码”打造市民身边小微城市

时间:2021-12-28 09:10:33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胡同整治一新,地铁站出入口变身休闲空间,老旧小区里“长出”儿童乐园——据近日多家媒体报道,北京100个城市公共空间改造项目力争年内全部开工,部分完工项目全新亮相。这些项目重点关注政府服务热线投诉率较高、居民改造意愿强的生活居住区,注重微设计、微改造、微更新,小成本、高质量、精细化地打造市民身边的小微城市公共空间。

通常,外来者进入一座城市,最先注意到的多是气派的交通枢纽、中心广场、商业街区、文体中心及公园等。这些城市公共空间的打造成为近年来诸多大中城市建设的“标配”。这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城市建设不断升级的表现。相比起来,渗入城市肌理的居民身边的小微公共空间,则一直是被冷漠的场所。

比如,居民楼下是否有块空地能让孩子跑跑跳跳;街道拐角处是否有小公园让买菜归来的老人歇歇脚;上下班途中,是否能走在平坦、安全、舒适的人行道上;换乘地铁是否要经过一片废弃的工地;单身女性夜晚回家是否必须穿过提心吊胆的背街小巷……这些涉及的都是城市小微公共空间的品质。通过营造适宜的城市公共空间,引导多元公共活动的开展,给居民提供舒适感与安全感,增强社会凝聚力,提升城市吸引力,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明智选择。

打造小微公共空间,让居民可以不花一分钱,在整洁、舒适、安全的公共空间,与家人、同伴坐一坐、聊一聊、歇一歇,这是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缓冲地带,是影响城市居民宜居与幸福感受的一个重要指标。

比如,交通站点周边休闲空间的打造,可以让行色匆匆的上班族歇口气、换个好心情;将背街小巷引入适当人流,有助于社会治安状况的改善;老旧小区的违建整治,公共休闲活动空间的拓展,能让孩子课余有与同龄人玩耍的场所,让不同背景的人群有机会共处、相互了解,潜移默化地增强不同人群间的情感认同。

公共空间既是城市公共产品、百姓生活场所,又兼具城市人文载体属性。重视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及改造升级,成为不少地方近年来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民生的重点之一。起步较早的深圳、上海、成都、北京等地,近年来着手扩展沿街或滨水公共区域,打造良好步行环境和滨水休闲空间;在街角、小公园添设座椅,增设小型健身设施;在大型居民区设计打造高低错落、吸引不同人群共处的公共庭院;在老旧小区的边边角角开辟出供居民休闲活动的小广场;优化交通站点周边空间利用,增设便民服务设施等。

如果说建设与改造城市大广场、大商业街、大公园等公共空间,更多考验的是城市的财力,而改造小微公共空间,则更考验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能力与智慧。这不仅因为小微公共空间的改造项目分散且特点各异,而且因为这些项目往往涉及多部门的协作,统筹协调难度较大。

以人为本,是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改造升级的重要原则。判定优质公共空间的一个简单标准,即该空间能让行人愿意多停留一会儿,而不是只想着快点儿离开。退休老人每天相约“到楼下小广场晒晒太阳吧”;快递小哥跑累了,能在街边公园树荫下的座椅上打个盹儿……这是城市公共空间该有的样子。值得注意的是,因地制宜,切忌机械模仿、简单复制甚至“一刀切”,是推进小微公共空间改造不可忽视的原则。

公共空间是城市的窗口、街区的风景和公众交往的客厅。“最好的街道既是令人欢欣的,又是实际可用的。它们充满趣味,并且向所有的人开放,它们包容陌生人的相逢,也包容着熟人间的偶遇。它们既是一个社区的象征,也是社区历史的象征:它们代表着一段公共的记忆。它们既是一个用以躲避世事的场所,也是一个浪漫传奇的所在……”学者关于城市街道的论述,对于我们理解城市公共空间的意义,同样有着诸多启迪。(刘文宁)

标签: 公共空间 民生密码 小微城市 统筹协调 小微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