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

云南:生产安全事故总量连续10年实现持续下降

时间:2022-09-21 10:45:38       来源:都市时报

9月20日,中共云南省委举行“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应急体系建设专场发布会,省应急厅、省地震局和省消防救援总队发言人介绍,10年来,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效应对各类灾害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全省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和因灾死亡失踪人数、直接经济损失逐年下降,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有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生产安全事故总量

连续10年实现持续下降

10年来,云南省着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其中,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中,搬迁改造40户人员密集场所危化品企业,关闭小化工企业91户,淘汰落后装置26套。煤矿数量从2019年末的433处减少到222处,30万吨/年以下小煤矿全部淘汰,62座尾矿库“头顶库”完成隐患治理“回头看”工作。累计实施安全防护工程4.74万公里。全省现有的7户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涉药危险工序均已实现机械化生产,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推动整改重大隐患1000余项,停产整顿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企业3440家、关闭取缔1000家、暂扣吊销证照1700家。开展高层建筑重大火灾风险整治、大型商业综合体达标建设、“四名一文一传”整治改造等37个消防安全高风险场所领域专项治理行动,全面排查经营性自建房675471栋,排查城镇燃气安全隐患23546个,整治消除城市易涝点位546处,实施危桥改造990座,全面整治突出风险。2021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1478起、1563人)与2012年(5531起、2249人)相比分别下降73.3%和30.5%,事故总量连续10年实现持续下降。

不断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努力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其中,持续推进防灾应急“三小工程”,累计为全省1300余万户家庭发放防灾应急小册子,为860余万户家庭发放小应急包。为16个州市配备VSAT卫星移动平台,为60个高风险县配备高通量卫星通信移动平台,为全省1225个乡镇配备天通卫星电话,搭配建设3套移动基站,协调布设19架航空应急救援直升机,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及时开辟空中救援通道。

全省共建成2600支共11万余人专兼结合救援队伍。2012年至2022年,全省创建245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328所国家级和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共有5054个应急避难场所。投入17.94亿元实施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10项重点工程;投入135亿元救灾资金;采购4.91亿元省级救灾物资,建成救灾物资储备库138个,储备救灾物资36个品类129.64万件,可基本满足转移安置100万人次应急需求。2018—2021年因自然灾害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重均值,较2013—2017年均值分别下降74.64%、87.89%、35.86%、62.25%。

2012—2022年,先后启动45次救灾应急四级响应,26次救灾应急三级响应,7次救灾应急二级响应,3次救灾应急一级响应,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深入灾区一线指导做好人员搜救、群众转移安置、救灾物资调运发放等工作,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12年至2022年,有效应对处置了昭通鲁甸“8·03”6.5级地震,普洱景谷“10·07”6.6级地震、昆明“7·19”城市内涝、德宏梁河“7·25”光坪锡矿塌方事故、“11·03”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溃堰过境洪水、临沧凤庆“11·26”隧道突泥涌水、大理漾濞“5·21”6.4级地震、亚洲象北移等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森林火灾起数逐年下降,特别是上轮防火期处置森林火灾仅13起,发生起数为1951年以来历史最低。

可向1000万电视预警用户

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立足“防大震、抢大险、救大灾”,主动服务和融入云南经济社会发展。2018年以来,防震减灾救灾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地震监测预警能力显著提升,震灾风险防治和灾害应对处置能力全面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省防震减灾救灾工作取得开创性、示范性的成就。

10年来,有力有效应对处置了鲁甸、景谷、墨江、漾濞等29次5级以上地震灾害。漾濞地震是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后云南省应对处置的第一次6级以上强震,综合应急协调、救灾力量调度、救灾物资调配等高效有序,漾濞地震成功应对被应急管理部评为2021年全国应急救援十大典型案例。

成立8个地震监测中心站,全面推进业务转型升级,构建起上下贯通、横向协同的防震减灾救灾工作格局。主动争取将云南地震预警工程纳入全国“先行先试”项目,建成由1660个台站、1个预警中心、16个信息发布平台、746套预警终端组成的预警系统,具备向1000万电视预警用户发布地震预警信息的能力,2021年6月率先在全国投入试运行。漾濞6.4级地震后在全国首次实现地震预警终端报警和大规模电视预警,取得了减灾实效。

建成测震、电磁、重力、形变、流体500多个定点台站1100多个观测项目的数字化地震监测台网,全省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8级。创新建立“三级组织”“四道防线”的震情跟踪工作责任体系,健全覆盖到乡镇的“三网一员”队伍和群测群防工作模式,不断实践探索丰富了长中短临渐进式预报模式的内涵,较好地把握了云南地震趋势。

组织开展地震灾害风险普查,编制58个县1:5万活动断层图和全省1:25万地震构造图,基本摸清了全省地震灾害风险底数。应用减隔震技术建筑工程达5000余栋,约占全国总量的70%,2019年以来新建的医院、学校、幼儿园等重要建筑全部采用减隔震技术。大理、玉溪农村地震保险试点工作成效明显,云龙、通海、漾濞等6次破坏性地震赔付1.2亿元,惠及58485户农户。

全力推进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云南项目建设,配套项目经费1亿元,支持建设2个基地、6个中心站业务基础设施和868个野外观测站点。建成2个院士工作站。

消防救援队伍

成功疏散营救被困人员31.9万人

10年来,云南省共发生火灾7.4万起,导致死亡868人、受伤365人,造成直接财产损失13.71亿元。其中,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火灾,由上个10年的23起减至15起,下降了34%;未发生死亡10人以上的火灾。在云南省经济总量增长近2.5倍、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三成的情况下,消防安全形势保持稳中向好。

这10年,全省各级消防救援机构累计检查社会单位293万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1157.6万余处,实现全省连续8年未发生重大以上火灾事故。新成立高层、地下、道路交通、水域、山岳、石油化工等典型灾害事故专业救援队35支,专门组建国家山岳救援昆明大队,救援力量体系日趋完善。全省消防车从1041辆增加到2146辆,各类灭火救援装备从22.4万件套增加到37.5万件套。探索建成全国首个智能化急流模拟水域救援训练基地,大力建设国家地震救援云南搜救犬培训基地,扎实推进山岳救援“一中心六基地”建设(国家山岳救援昆明大队和昆明、昭通、大理、丽江、迪庆、怒江6个省级山岳救援分级实训基地),先后为全国、全省输送超过2000名专业救援人才。这10年,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成功处置各类灾害事故23.5万起,疏散营救被困人员31.9万人,抢救保护财产价值61.89亿元,圆满完成了文山麻栗坡“9·02”特大山洪泥石流救援、临沧“11·26”隧道突泥涌水处置、大理漾濞“5·21”地震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

全省消防救援站从167个增加到295个,市政消火栓从2.2万个增加到5.4万个,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布局进一步优化。新建重点单位、社区(村)微型消防站2.6万个。全省已有注册消防工程师632人、消防设施操作员近4万人。特别是改革转制后,在完成796支乡镇专职消防队事业编制法人登记的基础上,今年8月8日,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了《加强基层消防力量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2年内在全省城市消防救援站保护范围之外的1134个乡镇(街道)全面建成“一队一站”,新增消防事业编制人员725名,新增合同制消防员2575名,并赋予乡镇消防工作站部分行政执法权,以消防力量建设为牵引推动基层消防安全治理迈出新步伐。

先后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提高消防安全服务保障水平等系列工作措施。深入实施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消防守护”计划,主动跟进涉疫场所和复工复产企业消防服务,以涉疫场所“零火灾”、灭火救援“零失误”的工作业绩树立了“火焰蓝”良好的为民形象。

标签: 注册消防工程师 消防设施操作员 改革转制 文山麻栗坡